国内SNS网站的流量
作者:
最后更新于 | 最初发布于 | 分类: 社会化工具和服务
我对于国内的SNS网站几乎没有什么接触,也许是因为离开校园太久,也许是因为离开国内也太久(其实才七八年)。
不过从国内SNS网站的流量统计,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。
以海内和校内为例,毕竟这两个最大。
Site Name Unique Users Country Reach Page Views
hainei.com 130,000 0.1 6,300,000
xiaonei.com 9,400,000 5.4 1,200,000,000
数据来源:Google Ad Planner,30天的数据。
校内还是拥有最大的用户群,主要是高校,UV为九百四十万,而PV则是十二亿。
同校内比,海内的用户只有校内的1.38%,PV则只有0.5%。
规模差距还很大。
现在SNS最大的用户群还是在高校学生这一块。
全国高校这几年,每年招生人数都在五百万以上。校内还有潜力。
现状是这样,那么我对于SNS的看法又是如何呢?在之前的SNS怎么了,和SNS的一些探讨中我谈了一些。
DaNmarner同学在我的回复后,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,我很喜欢这样的气氛,探讨问题是最好的Blog互动。
我提到了IM和Email也都是基于现实人际关系的。
在这点上DaNmarner同我有些不同的看法,在看了他的说明后,我进一步的觉得SNS,IM和Email一样,并不存在基于现实人际关系或者虚拟人物之间的区别,这纯粹只是工具,喜欢虚拟生活的人,照样可以在SNS中找到自己的位置,而喜欢现实人际关系的,如我,在SNS中也可以。工具就是工具,关键还是在人。Email同样,你都可以拒绝接受或者回复那些你不认识的人的邮件。
我从不认为自己特殊,我就是一个普通人,而且以作一个普通人而自豪。通常我能想到的,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会这么想。
在SNS开放这点上来说,用户的基本数据如果没有开放,用户无法在各个SNS站点间无缝通行,开放又在何处。只是圈地圈人而已。
要开放,就要把用户注册的这一关给免了,以OpenID之类的开放身份识别技术来完成。
目前SNS网站的流量是巨大的,而且在一段时间内还会更大,有更多的开发者,用户会投入到SNS泡沫中,而当用户真正发现它的用处的时候,或者它没有用处的时候,SNS的泡沫才会消失。
Jack Park
51.com也是属于SNS服务的..他们的定位也跟校内和海内差不多..
西岸
我已经过了去校内泡的年纪,不过我比较喜欢facebook
David Yin
是啊,同感。
墙上的另一个我
如果注册用了openid,sns网站还能剩下什么?